从学徒到管理300人团队,他从中建三局30万人中脱颖而出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6-05-24 14:40


  15岁开始做木工,近30年来,他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学徒成长为中建三局苏州体育中心项目木工班长,管理着300名木工。陈华熙,这个肤色黝黑、不善言谈的工匠,凭着精湛技艺和良好口碑,从中建三局30万农民工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建三局首届优秀农民工。


  1992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正在上初二的陈华熙辍学只身来到深圳,在中建三局的工地上拜师学艺,干起了木工。


  一个项目有成百上千的工人,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陈华熙每天五点半起床,最早一个到项目上工。别的工友都说他傻,他笑笑,“习惯起早了,睡不着。”下班了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要去每个工作面走一走,仔细观察别人做的和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同,学习别人的长处,第2天再借鉴到自己的工作中。


  陈华熙从来不喝酒打牌,别人出去放松,他一个人待在宿舍看《木工实用手册》。一直到夜深人静,他的房间里还时常亮着灯。这份清苦和寂寞换来了他的快速成长——不到半年,他就成为了项目最厉害的木工,甚至在整个深圳的建筑圈里都小有名气。


  陈华熙的吊线技术如火纯青,误差控制在2毫米之内;他的模板切割得笔直平整,接缝处顺滑细腻;他的活儿不仅做得质量高,而且速度快。他下料的速度是出了名的——放线、上料、上模板、钉木方、螺杆加固……叮叮咚咚,爬上爬下,一气呵成。“眼到、心到、手到,就掌握着三个技巧。”他总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说着容易做着难,人们只赞叹他的手艺,却没有多少人看到这背后的艰辛。


  后来,领导看中了陈华熙,把他提升为小组长。此时的陈华熙不仅要自己干活,还要监督和指导其他工友。为了管好小组,他每天晚上都自学CAD软件,自学看图纸,了解小组的施工区域,熟悉作业流程。第2天上工前对照图纸和工友讲解当天的工作内容。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跑到技术部去问,有时甚至“纠缠”项目技术员到半夜。“我今天不搞明白,明天我的队伍就没法施工了。”几个项目下来,他的小组从来没有延误过工期,没有被罚款,每次验收总是最优秀的,领导满意,组员佩服。技术部的小伙子见到他,都会说一句:“老陈,我服你。”


  以梦为马,陈华熙选择四海为家。近30年来,他跟着中建三局,做过昆山蝶湖湾、常州传媒、合肥置地、上海协和城等20几个项目。如今的陈华熙已是中建三局华东公司苏体项目木工班长,管理着300多人的木工队伍。问他管理的秘诀是什么,陈华熙摸了摸头,憨厚地笑了,“也没啥,用心就行。”陈华熙从不骂人,也没有架子,进入现场根本看不出是领导。“赢得工友的心不能靠这些虚的,要靠过硬的本领让工友服气,要靠科学的管理让工友尊敬。”


  现在陈华熙还是每天第一个到现场等工人来,验收完所有工作面后再最后一个离开。苏体项目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他每天要走上几万步,每个操作面都循环检查,还不停扯着嗓子对着对讲机喊话;体育场的结构复杂,有许多斜柱和圆弧,他每晚都要研究图纸,给每个区域都标上施工尺寸,以便第二天施工正常进行。“项目太大了,项目要求又严格,工艺很复杂,挑战很大,压力很大,需要学的很多。”生产高峰时,陈华熙每天要走上5万步,只睡3个小时,有时候甚至一宿不合眼,刚标完图纸,就匆匆送去现场。
  精湛的技艺,温和的性格,细致的管理,陈华熙用心走着人生的每一步。正如他所说:“我其实也没啥本事,就是肯用心,肯钻研。”耐得住性子,伏得下身子,正是这份几十年不变的赤子之心,让他一双巧手行天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