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深流 沧笙踏歌
天门市洁净俊美城乡容颜
本刊记者 王燕萍 李孟
翠绿尽染满眼春,陆羽故里园林城。清晨,初升的太阳拨开云层,清风拂面,东湖湖面碧波荡漾。宽敞整洁的陆羽广场上,舞姿蹁跹的人群,湖畔栈桥上,游人如织。家住文学泉路的张老先生,和往常一样,在蓝天碧水、鸟语花香中悠然地练着太极拳,畅享幸福时光。
好一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幸福,源于生活环境发生的巨大改变,源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源于城市管理者的不懈奋斗。近年来,天门市以建设“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为目标,以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洁净洁美城乡容颜。
十户联创凝共识 共建共享暖人心
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工作事关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美丽乡村的创建,是一项持久的攻坚战。在大力倡导“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之前,天门以农村清洁农户“十户联创”活动为载体,洁净乡村。
“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出来走走整个人也神清气爽,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天门市蒋场镇李场村妇女主任黄月娥的一席话,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李场村是天门市重点贫困村,今年以来,该村开展“十户联创”星级评比活动,环境整治动作大、长效保洁效果好,成为全市的一个先进典型,民宅整齐划一,村道整洁干净,分类式垃圾箱均匀分布,家家户户房院整齐有序。
然而,李场村美丽乡村建设只是全市洁美乡村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天门市在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十户联创”工作举措,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要带动更多的群体参与到这场“战斗”中来,天门市每月组织村干部、保洁员开展村庄沟渠堰塘、田间地头等公共区域的垃圾大清理,包保干部、示范户带领一般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大扫除,巩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成果。
记者走访到渔薪镇泉湖村,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房前屋后、通村公路两旁、沟渠树林中,看不到一点垃圾一片纸屑,就连门前柴禾也摆放的整齐有序。
“现在的农村,垃圾不再随意丢弃,居住环境不输城里。”村支部书记李云华一脸惬意告诉记者,泉湖村是渔薪镇较偏远的村,一直以来,由于村民自身养成的生活习惯,垃圾都是随便丢弃,或是倒在门前沟渠,或是集中堆放后一把火烧掉。2015年,城乡垃圾统筹治理以来,该村垃圾才开始集中收集转运,卫生环境才得到有效改善。该村共有9个小组520户2100余人,共有54个联创单位,每月都会开展五星评比活动,让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成立的评审组评定打分,这样不仅可以让群众看到自己需要改进之处,也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荣辱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今年1-5月,各乡镇组织村级“十户联创”活动2000余次,上报活动图片3万余张,市级对各乡镇下发“十户联创”活动检查排名通报4期。
房前屋后扫干净、家什杂物码整齐、外墙立面保整洁、垃圾入桶无散落、筹资酬劳齐参与……眼下,在天门市很多村组,都可见到农民门前悬挂的五星创建标准。
创新环境治理方式 设施提档惠民生
如何避免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天门由村委会组织对房前屋后、公共区域、沟渠堰塘进行彻底清理后,将公共区域分块交由保洁员负责,实现公共区域定人定岗定责,农户房前屋后与农户签订责任状,交由农户负责,力争早日现实户户有段面、人人有责任,大家齐动手的良好局面。
农村公用设施配置难免缺乏,为完善设施,天门市决定用两年时间(2018年-2019年),由各乡镇按“5户2桶”标准为所有村庄配备公用垃圾桶,2018年底21个乡镇全部村庄按标准配置到位,共配备公用垃圾桶约5.2万个,另外5个乡镇将在今年9月底前配置到位。同时,要求镇村对农户开展垃圾治理知识和各类垃圾容器作用等宣传,使农户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将自备垃圾桶、公用垃圾桶和垃圾钩臂箱用到实处。
结合2018年试点经验,天门市2019年选取小板镇江台村、小板村、周杨村、姚胡村、大板村和黄潭镇新华村、七屋岭村、小木桥村、白龙寺村、水府庙村等1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在推进城区分类试点上,选取竟陵街道办事处的鸿渐社区西湖公馆、雁叫社区蓝宝大爱都、新城社区学府雍景湾小区、东湖社区鸿泰公馆、陆羽社区向湾小区等5个社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个公共机构和中百仓储一个商业综合体开展分类试点活动。
在研究如何处理建筑垃圾资消纳场上,天门市预计投入70余万元,新建阳渡建筑垃圾消纳场(约90亩),目前围档、值班用房、水电、路等工程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上,初步拟定了《天门市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考察方案》,明确了考察项目选点、参加对象、人员批次等内容。
为完善城区“智慧环卫”建设。天门市已经建成农村“智慧环卫”系统,在市垃圾填埋场和乡镇中转站共安装监控探头94个,桑德公司124台车辆、家和公司83台车辆均安装了GPS定位设备,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远程监控全覆盖,目前设备有序运行。城区智慧环卫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届时,即可实现实现车辆管理监督“及时化”、人员考勤管理“信息化”,在城区公共厕所管护领域,全方位实施“保姆式”卫生保洁和专业化管理,让广大市民享受优质快捷的环卫服务,有效提升城市面貌的清洁度,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全覆盖组织实施 扮靓城乡容颜
一个城市的发展想要实现质的飞跃,需要大手笔建设,更需要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与整治。
行走在天门的各街道村落,一条条畅通的大道,不断拓展和延伸着城市框架;一座座环境优美的公园,绿草茵茵、游人如织……
为擦亮城市底色,天门市推进城市道路深度保洁,运用现代化设施设备,采取高压冲洗、机扫一体等形式,对城区66条主次干道全天候洗扫保洁,洗出道路本色,推进市政设施精细化清洗,确保城市公交站亭、邮政报刊亭、交通护栏、工地围挡、交换箱、路灯电杆、指示牌等市政设施洁净美观,对城区垃圾中转站、环卫作业车辆、垃圾收集容器、公厕等环卫设施常态化冲洗、消杀和除臭,让城市“最脏的地方”成为靓丽风景。
推进城市环境大整治,规范城市秩序,全面清理伸店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设围挡等行为,规范城市户外广告、牌匾店招管理,加大架空管线和城市立面治理,规范渣土运输管理,整治社区环境,以推进老旧小区物业全覆盖管理为抓手,加强城市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对21个涉城社区、18个城郊社区、100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促进城镇环境大提升,改善城镇面貌。抓建设,消除镇区“泥巴路”、配套完善下水道,建设改造了一批公共厕所和农贸市场,20座乡镇污水处理场基本建成;抓配套,所有乡镇实现洒水车、洗扫车、转运车、钩臂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设备全覆盖;抓保洁,实施常态化保洁,推进积存垃圾大清理;抓管理,开展清“癣”、除“网”、治“四子”活动,全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在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之后,全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街道比以前干净了,商铺都戴上了崭新的“帽子”,占道经营和店外店消失无踪,违章建筑被清理了,房屋之间一张张“空中蜘蛛网”不见了,各摊点规范经营,一派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新气象。
开展卫生死角大排查,补齐卫生短板。针对棚户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脏乱差问题,开展薄弱区域”到边到角”整治行动;针对铁、公路沿线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改乱搭乱建、房屋破旧、乱堆杂物及成堆垃圾等四类问题。
自身要尖 务实履责勇担当
如何把城管难事变成民生实事,考验城管铁军的管理水平,充当好城市管理的“绣花针”,自身要尖,要敢于面对工作难题,勇于自我突破,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提升城市治理的能力,促进城市管理不断推进。
“城市管理工作是贴近市民百姓的,每一次管理服务和行政执法都是民心工程的具体体现,做得好与不好、公正与否、亲不亲民,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既要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要树立城管队伍的新风尚、新形象。”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提升城管人综合素质,天门市城管执法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实处,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的“一岗双责”和一把手责任,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坚持“三重一大”及“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切实维护崇廉尚实亲民的勤政形象。
此外,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参加“10×10”党建品牌创建和“十优十差”评议活动,积极打造有特色、有实效、有内涵、有影响的“城管党建”品牌。
“放管服”改革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天门市城管执法局保持“强转树”、“服务企业提质年”、“双评议”及“四百”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驰而不息抓好“四风”整治,做细做实日常监管:加强财经财务管理,严格落实月度财务审计、集中采购和预算执行;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态度,提升服务供给。
以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微腐败”为抓手,坚持以制度管权、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敢于以身作则、敢于严抓严管、敢于“红脸出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静水深流,沧笙踏歌。天门城管人始终将矢志不渝,锐意进取,以绣花般的细心将城市编织的越来越美,以似水般的柔情将城市呵护得越来越靓,为建设洁净俊美城市发力。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