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元:筹建中国建筑博物馆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7-03-04 19:36

 

中华建设网(记者 魏莱 通讯员 程超)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华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4年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而筹建一座中国建筑博物馆,是中国建筑业坚定和弘扬文化自信的很好切入点。

陈华元代表介绍,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冲击和影响,中国建筑走过了一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借鉴再到迎头赶上的历程,特别是经历改革开放至今的建设大潮后,在科技、设计、建造等方面已具备世界领先水平。比如,世界最高的16座摩天大楼、中国占8座,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最难的水利工程,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21座、中国占17座……但与此同时,中国建筑也存在着传承太少、创新不够的问题,未能形成融合而特色鲜明、系统而普遍应用的现代中国建筑文化。其显著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快速的城乡建设中,很多传统古建由于保护、修缮不力已经消失不见;二是由于习惯直接照搬西方建筑范式和规划,导致了“千城一面”,并热衷于“置洋景”“取洋名”;三是有的地方建筑理念畸形异化,或者成为西方建筑设计师的试验场,或者本土设计师任性而为,生造了很多丑态百出的雷人建筑;四是不时曝光的“楼脆脆”“桥垮垮”等质量问题,与鲁班精工的中国建筑传统相背离。

陈华元代表认为,在当前建筑博物馆数量太少、不成规模,领域太窄、不成系统,影响太小、不成品牌的情况下,筹建一座国家级的建筑博物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针对公众科普中国建筑发展历史和建筑知识,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推动社会各界关注传统古建特别是经典建筑,强化保护力度;三是展示中国建筑取得的最新成就和顶尖技术,引领前沿科研。

陈华元代表告诉记者,筹建中国建筑博物馆应做到“五个兼顾”,即时间脉络统一与建筑类别区分兼顾、传统展览方式与新兴技术手段兼顾、宏观全景展示与微观故事人物兼顾、一般教育科普与互动交流发展兼顾、政府统筹协调与社企力量参与兼顾。总之,既要让公众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精髓依旧适用于今天和未来,也要为中国建筑彻底地摒弃单纯的“拿来主义”、在新时期形成更鲜明独特的风格提供借鉴思考,更要搭建政、企、校、研究院、民间等各方的沟通平台,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助推中国建筑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