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为了井下工人的安全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1-22 09:18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曹光辉)2018年6月,刘先涛到重庆巴南区中交二航局重庆中交锦悦项目部报到,负责项目安全工作,由于项目部基础施工采取人工挖孔桩工艺,要在地理结构复杂、危险极高的环境下挖出400个深达28米桩井。随着施工的推进,工人在28米的狭窄空间里施工,有了畏难情绪。眼看离业主工期越来越近,有着二十多年安全工作经验的刘先涛,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让工人放下顾虑,刘先涛每天对井下毒气检测,亲自下井检查后才让工人施工。即便如此,看着一眼望不到底的深井,工人还是觉得不够保险,这样检测法灵活性差,周期长,井下随时都会有毒气产生,万一有疏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必须得想个更保险的法子来,这样工人才能放下顾虑。这天上午,细心的刘先涛看见工人头上戴着探照灯,他灵光一闪:“如果给工人头上装上便携式毒气报警器,岂不是随时可以检测井下有毒气体状况。”
 
“给工人装上便携式毒气报警器”,在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刘先涛提出了他的想法。
 
”有了现成的检测毒气工具,再去装那个没必要,还增加了项目成本。“有人提出异议。
 
“我之前在其它项目时采用过这样的方法,便携式毒气报警器体积小,戴在帽子上,携带方便,随时可检测出井下毒气情况,且成本低。 ”刘先涛力排众议,据理力争,项目部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试用,效果非常好。
 
“安全员好比“士兵”,工地就是“战场”,隐患就是“敌人”,安全人员要多到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一次安全巡查中,他发现一处正在施工的桩井十几米井壁处渗水,他把这情况反应给了主办工长,主办工长检查后认为属正常渗水,不以为然,继续安排工人施工。爱“较真”的刘先涛认真观察了地形,又查阅了资料,判断可能是一处溶洞口,于是他找来项目总工,把发现问题的地方重新进行了检测,确认是一处溶洞口,存在着塌方危险,最终让主办工长心服口服,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刘先涛这股对工作的“较真”劲 ,让工人师傅们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进入冬季的重庆,阴雨不断,项目部的桩井越挖越深,施工危险系数不断增加,工人畏难情绪也在加大,为了缓解工人压力,刘先涛几乎从早到晚都守在工地上,只要有他在,工人们就感觉到踏实。由于参军时落下的腰椎病,刘先涛双腿抬不起来;放假的女儿跑来工地上找他。项目领导找到刘先涛,让他休息几天,顺便回去陪陪女儿,他却拒绝了:“我是党员,这个时候离开会让别人怎么看我!”
 
在刘先涛的感染带动下,其它管理人员也不甘落后。安全员耿立明是重庆本地人,家离项目现场不到30分钟的车程,3个月没回过家;技术员李小铃9岁的女儿生病住院,他甚至都没回家探望;施工员黄国鸿为了完成工期任务,推迟了婚期……在管理人员带动下,工人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干劲,提前了18天完成了业主的工期任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刘先涛出身重庆红岩,他身上有股不怕困难,敢挑重担的“红岩”精神,自他到项目以来,项目上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观,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连续6个月获得业主安全考评第一名。工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早就从“管得严”变成了现在的“贴心人” 。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