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住建厅:融情山水间 古村溢乡愁

 
作者  收藏   举报   发布时间:  2019-07-25 16:18
(来源: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纪略

7月24日,《贵州日报》第19版整版刊登《融情山水间 古村溢乡愁——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纪略》,全文如下:
图片1.png
提要:盛夏,清风撩拨着稻田里的麦穗,布谷阵阵,蛙鸣声声,从洪荒里走来,那些散落在时光中的故事,如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贵州179个村寨入选。至此,贵州已有724个村寨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其中,黔东南州累计入选409个,居全国市(州、地、盟)第一。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千岛,贵州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孕育出诸多浓缩着农耕文明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统村落。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山间水畔,铭刻了文化记忆,也寄托了浓厚乡愁。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周宏文说,传统村落是多彩贵州的一张名片,传统村落保护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实践,是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贵州实践持续推进,在保护与发展中不断绽放异彩。多年的辛苦与努力,没有白费,一个个生机盎然的古村落,正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提供法规保障  留住美丽乡愁
 
丝雨绵绵,雾霭重重,独倚幽窗,滴答的雨声里,时间回溯到那场行政公益诉讼案。
 
“你们提出的诉讼请求我们都认可。”今年2月,由榕江县检察院起诉的榕江县栽麻镇政府怠于履行传统村落保护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在有管辖权的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中,被告栽麻镇政府负责人当庭认可了检察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并表示,已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方案,目前各项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法院支持了检察院的全部诉讼请求。
 
该案是2018年黔东南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行动以来,提起诉讼的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检察机关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依法提起的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专注古村落保护多年,被称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的冯骥才曾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庆幸的是,我省传统村落保护没有辜负世人。省委、省政府将传统村落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持续深入推进。
 
2015年省政府成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亿元传统村落专项资金,合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2017年8月,我省又颁布《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省级条例。
 
迎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浪潮,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保护办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试行)》、《铜仁市文物古迹保护管理办法》、《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标志着我省传统村落保护进入法治化轨道。
 
时代在变,对于保护传统村落的初心不变。
 
面对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如何答好传统村落保护这一时代文化命题,贵州交出了一份喜人答卷。
 
而今,披上保护的“外衣”,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更显底气十足。
 
曾让人感叹渐渐消逝的乡愁,留住了。
 
突出消防重点 留住传统建筑精魂
 
保护传统村落之路,从保护古建筑开始。
 
由于我省传统村落多以木质结构为主,防火能力低,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广大农村群众因灾返贫、致贫、还会造成大量文物古建筑、传统村落等不可逆损毁的严重后果。
 
面对横亘在眼前的难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绷紧责任的弦,持续发力,编制了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分布图,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专章,纳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545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建立消防基础设施项目库,实现传统村落全覆盖。同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全省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
 
脚步不停,探索不止。
 
2015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从江县岜扒村、台江县登鲁村等6个传统村落开展“连片木质结构房屋传统村落消防常高压系统”课题研究,探索总结出木质连片结构传统村落应以建设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为重点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在黔东南州409个传统村落得以推广应用。
 
2018年,组织开展传统村落消防安全课题研究,形成《贵州省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技术导则(试行)》技术性文件,目前研究成果已逐步在全省推广运用。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黔东南州,针对本州传统村落均为木质连片房屋村落,编制《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消防规划指引》和《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消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用2016年、2017年两年时间全面完成309个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村落消防安全管控能力,有效防控火灾安全隐患。
 
今年3月,在大数据监控下,平台发现村民陈国荣家使用超大功率7500W即时热水器,电流值达到34安培,导致户外电线烧焦冒烟。工作人员经现场勘测,及时通知电力部门实施了电改。4月,平台又发现村民陈庆家电流多次过载,超过70安培,工作人员入户检查,劝导其更换了合格的打米机。
 
这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雷山县朗德村等开展的27个传统村落电气防火监控云平台建设示范,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感与通讯等技术有机链接,实现实时、动态、互动、融合的消防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通过对电气过载用电农户实时断电,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盘州市妥乐村则另辟蹊径,对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较好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吸引社会资本按照保护要求参与传统村落中乡土建筑的保护。鼓励以社会公众“认领、认养、认保”和租用、购买等方式参与保护利用。
 
徜徉在古村落,千年的风雨穿过千家万户的梁檩柱椽,历史的风霜停留在雕梁画栋,一栋栋精心呵护的古建筑,留存历史的气息,散发文化的味道。
 
挖掘文化价值 释放发展新动能
 
“当我们点击地图上具体市州区域时,如黔东南地区,地图上就显示黔东南拥有409个传统村落,再继续点击进入,展现在您眼前的就是每个村落的具体情况。比如,现在我们点击黎平县高近村,高近村的地理风情、传统建筑、村落古迹和介绍资料等,以照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一一呈现出来。”
 
打开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贵州传统村落立刻跃然眼前。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传统村落专题数字虚拟博物馆“贵州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不同于传统博物馆,该博物馆采用先进“数字博物馆”理念,陈列9个地州市的 126 个传统村落相关数字信息,精心设计“村落合集”、“建筑风情”、“古村映像”、“政策动态”、“村落活动”、“建设管理”、“交流服务”等多个原创展览版块,成为国内探索传统村落数字化形式的探索先驱。
 
博物馆聚合传统村落互联网展示产品及政策动态和新闻信息,综合利用全景、三维等虚拟现实技术,承载图文音视频等富媒体数据,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传统村落文化禀赋、自然生态、人文风貌,真正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活起来。
 
作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
 
省委书记孙志刚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扎实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有力、传承有序、发展可持续。省长谌贻琴要求,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保护新办法,探索传承新途径,创新发展新举措,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价值。
 
于是,一条探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走出一条在保护和发展矛盾统一体中寻求融合协调的平衡发展路子,激活了传统村落蕴藏的能量,并辐射带动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铜仁地区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背山临水,周围千年翠柏耸立,鹊鸟绕树田园葱郁,村寨古朴,民风淳朴,置身其间,如入画中。
 
如今,多了一个传统村落的新名字,楼上村深入挖掘楼上文化资源,加大传统村落和民族文化村落的开发保护,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村主题酒店、农特产品、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线路包装等项目,为楼上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项目拉动、旅游驱动,农旅一体化、工旅一体化等发展模式,汇聚成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楼上经验”。
 
与楼上村不同,位于六盘水市盘州市石桥镇的妥乐村,为“树”大作文章。
 
原来这里是世界古银杏之乡,村中拥有600年树龄以上的银杏树1000余株,树龄最长的有1500多年,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基地”、“世界古银杏之乡”,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
 
倘若秋天来到妥乐,不仅可以看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金色妥乐”奇观,还可一品银杏叶,银杏果等美食。
 
这些叶、果,若略作加工,便是珍贵的药材。
 
借力妥乐银杏这张名片的影响力,妥乐开始打造世界康养旅游古村落和艺术家之村并以“游客度假+原生居民”共存的模式,打造“旅居一体化”理念创造休闲新时代——旅居生活时代。
 
百姓腰包鼓了,日子美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次第展开。
 
中国传统村落,有着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唯有持之以恒地守护好,呵护好我们的文化,才能大放异彩,才能释放出洪荒之力。
 
幸运的是,我省不断创新探索,走出了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数字博物馆保护模式、建生态博物馆保护传承模式、村企合作保护模式、村民自治保护模式为特色的保护路径。
 
同时,开展省级、州级精品打造,以文化传承为重点,以示范试点为带动,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
 
全省上下,共同发力,文化的涓流汩汩流淌,滋润了华夏儿女的心田,滋养了古村落蓬勃的发展劲头。
 
保护任重道远 干是最佳答案
 
目前,我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数量较多,但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当前乡村旅游迅猛发展,自然风景优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统建筑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将成为旅游投资热点。
 
这意味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将更加艰巨。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2015年黔东南州成功举办以“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率先叫响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话语度,在全国及至世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赢得了先发优势。
 
紧接着,2016年、2017年相继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2018又举行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研讨会,邀请中国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致辞,为拓宽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奉献智慧成果。
 
一系列活动和研讨会的召开,形成了若干重大问题上的广泛共识,并将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此外,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联盟成立,组织专家驻村帮扶等路径,为我省传统村落的保护献智献力。他们深潜贵州,精雕细琢,让这些散落在青山绿水间的传统村落更为璀璨夺目。
 
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虽然我省传统村落保护成效显著,但是数量多,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我们要在真抓实干中践行初心使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宋晓路坚定地说道。下一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切实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实施传统村落品质提升工程。一是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着力解决影响传统村落“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加快传统村落发展,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参与度。二是以规划落实为重点,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实施情况专项督导,省级层面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一次,市(州)层面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两次,严防建设性破坏。三是以分类管理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实施有针对性、差异化保护,建立传统村落分类评估制度,实施分类引导,突出文化传承,助推乡村振兴。四是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围绕消防设施全覆盖,加快补齐传统村落基础设施短板,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落地见效。五是以示范试点为突破,继续实施传统村落示范村建设,实施传统公共建筑修缮加固示范,实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推进设计下乡服务。六是以宣传推广为带动,开展传统村落脱贫攻坚摄影比赛,组织传统村落脱贫攻坚知识竞赛,建立贵州传统村落形象标识等。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