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主动转变管理方式 “绣”出精细化新路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对此,北京西站地区城管分局(以下简称“ 西站城管”)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 立足火车站窗口地区和大型交通枢纽区的实际, 主动转变执法方式, 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 牵头整合辖区内城市管理维护相关部门, 把单一化的行政执法主体延伸至多元化辖区单位共治共管的格局, 走出去了一条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
整合信息平台,实现传统管理向“互联网+”管理转变
工作中, 西站城管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整合数十个分散的信息平台, 统一设立了“ 共管、共治、共享” 微信工作群, 把辖区内驻区单位、个体商户、物业单位、环卫公司、绿化公司等所有部门进行统一整合, 推动传统的单纯执法方式向“1 + N” 的互联网管理方式转变, 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小平台实施严管理。微信平台虽小, 但管理严格。西站城管安排两名队员对微信群进行严格管理, 每一家单位只允许一名主管加入; 每日所发内容必须与工作相关; 严格控制发送时间, 无紧急的事情, 禁止在非工作时段发送消息。
小平台实现大作用。以往执法队员发现环境秩序方面的问题, 基本都要亲自上门协商沟通, 既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又给部分单位增添了麻烦。设立微信群后, 相关问题一旦在群里发布后, 相关部门迅速行动, 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实现了处理问题“快、准、省”。其中,快:从过去一个小问题需要一两个小时或者一两天才能解决, 到如今几分钟就能解决。准: 所反映的问题配有图片信息、明确具体地址, 简单直观地说清内容。省:省去了层层汇报环节, 问题直接传达到具体部门或具体人员, 同时, 也打通了向相关部门投诉的渠道, 使管理机制更加扁平化。比如在西站北广场东侧公厕门前有碎纸片和烟头, 城管队员把问题图片发送到群里,5 分钟后,保洁公司便会对碎纸片和烟头进行清理, 省去了找保洁清扫和督导的环节。
小平台实行真共享。针对环境秩序管理好、解决问题快的单位,及时形成文字+图片的经验信息, 发布在微信群, 提供给其他单位部门进行交流学习。同时,针对近期相关政策或出现的问题, 及时在微信群进行发布和提示, 共同提高辖区内共管共治水平。比如位于西站北负一层的一家商户, 燃气、餐厨垃圾使用十分规范, 城管队员把该商户的相关做法形成图片和文字, 在群里及时推广, 其他商家获悉后, 便立即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整改,从而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此外, 通过每日与相关单位、商户间的互动, 也让他们明白城管工作不仅是罚款和管理, 更多的还有提示和咨询, 让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更加深入。
完善服务方式,实现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西站城管按照“721 工作法”(70% 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对各类环境秩序问题, 转变过去先罚款的管理方式,主动变为先服务。
上门巡查“细”。把辖区分为东、西、地下三个片组, 每日安排4 名队员分批次、分类型、分专项进行上门巡查, 及时了解商户需求, 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整改。如果遇到拿不准的问题, 执法队员请教相关部门后,会耐心跟商户解释。此外, 邀请工商、消防等专业人士成立咨询组, 把不属于城管范围内的问题, 主动帮助商户联系和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让商户真正把城管队员当做“自家人”。截至目前,共上门巡查200 余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0 余次。
业务培训“专”。每个季度分专项召开辖区精细化管理培训会议, 邀请专业人士以及主管此项业务的城管队员, 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培训。如联系北京燃气公司和西站消防处, 入户开展燃气安全检查和现场讲解, 在互动中提高商户燃气安全意识。截至目前, 共分别开展了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门前三包”工作以及燃气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让商户真正明白店内管理“怎么做”。
问题协调“快”。针对部分单位反映的环境秩序问题, 积极协调、快速处理, 让“ 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过周”。比如西站北广场东应急通道位于公交、铁路、商户的交叉地带, 因职责不够明晰, 管理上存在盲区, 导致该区域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治。接到部分单位反映后, 西站城管立即安排队员实地巡查, 联系产权单位、使用单位以及物业单位, 通过座谈交流等方式, 交换各方意见, 明确各方管理责任,提供整改建议, 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一周左右就在原地加装了回形门, 既不影响旅客通行又防止车辆乱入, 彻底根除了车辆停放、应急通道被占用的安全问题。截至目前, 共协调各类问题10 余次。
建全管理机制,实现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问题很少进行梳理和总结、缺少后续分析、部分问题长期或屡次出现的情况, 西站城管建立“ 日日有图片、月月有总结、季度有分析”问题台账制度, 加大对风险问题、共性问题的及时提示, 使管理机制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信息图片有归类。每日安排专人负责, 对当天所存在的问题信息和图片进行统计归类, 在当月形成文字总结, 并在每一个季度进行分析, 找出共性问题, 进行归纳汇总, 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截至目前, 共收集图片300 余张, 找出共性问题50 余条。
风险问题有提示。在每个时段和特定阶段, 主动深入到辖区相关单位和个体商户,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提示和巡查。如3月初, 天气渐暖, 施工工地陆续开工, 安排检查力量重点向施工工地倾斜,规范施工作业秩序。3月中旬, 结合市容环境责任告知书签订事宜, 与地区公卫处、环卫中心联合对“ 门前三包” 工作进行重申和复查。4 月初,大风天气较多, 空气干燥、辖区内草木易燃, 及时联系绿化作业单位,对绿地采取枯草清理、洒水增湿的方式降低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共提示风险问题20 余次, 清除安全隐患10 余处。
模范单位有推荐。每个季度召开辖区精细化管理交流会, 分析旧问题, 交流好经验。对于在日常工作中, 管理规范、整改及时的优秀模范单位在会上进行通报表扬, 并向地区管委会相关评选项目进行推荐, 调动相关单位积极性。(中国建设报)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