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让钟声在江天回荡——写在《章华寺的钟声》成书之际

发布时间:2024-11-21 16:41 来源:

核心摘要:张 俊2012年,我和江永武先生合著了《诗话物语梦荆州》,那是一本用图文介绍荆州古建筑与风景名胜的书。书出版后受到一定的好评,不少朋友希望能再读到我俩介绍荆州历史文化的书,于是便有了这本《章华寺的钟声》。《章华寺的钟声》封面设计章华寺始建于元代,位于沙市东北边的豫章冈。这座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古寺,历经了太

张 俊
 
2012年,我和江永武先生合著了《诗话物语梦荆州》,那是一本用图文介绍荆州古建筑与风景名胜的书。书出版后受到一定的好评,不少朋友希望能再读到我俩介绍荆州历史文化的书,于是便有了这本《章华寺的钟声》。
 
1《章华寺的钟声》封面设计
《章华寺的钟声》封面设计
 
章华寺始建于元代,位于沙市东北边的豫章冈。这座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古寺,历经了太多的岁月风雨。殿宇曾多次损坏,却又屡毁屡建;众僧曾被赶出寺庙,却能衣钵相传,其佛教文脉绵延了数百年。它犹如一个慈祥老者,黙然注视着大千世界。在人们为苦难、烦恼等困惑时,它用弘法的钟声,给人带来开悟与慰藉,在世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我和江永武先生,在非常时期见证过章华寺的兴衰,感受到它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深感用一本书来记录这座古寺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留住一座城市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让文化的薪火传承下去。
 
2章华寺的殿宇 (江永武摄)
章华寺的殿宇 (江永武摄)
 
如今是读图的时代,一张图片形象的解说,能胜过文字的千言万语。为此,江永武先生曾无数次去古寺中拍摄,他耐心守候、细心观察、精巧构图、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获得数千张可供挑选的图片。书中所选的图片,可以说都是百里挑一,精心遴选出来的。
 
江永武先生虽说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但作品得过中国摄影年鉴金奖,他拍摄章华寺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历史上,章华寺是一座禅宗寺庙,禅宗文化在荆州源远流长。章华寺作为传承禅宗文化的载体,可谓是禅意深厚,氛围浓烈。为了表现出古寺禅宗文化的底蕴,他在拍摄中注重从建筑风貌、宗教仪式、僧人活动等处挖掘禅意之美,用色彩、光影、构图的变化,对古寺禅宗文化做出另一种诠释。这种苦心的创作用意,记录了不少堪称经典的瞬间,足以令人在看后细心的品味。
 
3章华寺中的铁塔(江永武摄)
章华寺中的铁塔(江永武摄)
 
章华寺的历史上,曾经是高僧辈出、皈依者众,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人物与事件。但由于没有一本讲述章华寺的史书,因而使一些史实湮没在历史尘埃中,而有些则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为了梳理出章华古寺相对清晰的发展脉络,呈现出沙市佛教的简略史迹,我翻阅文献,采访知情人,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的时代背景融入文中,以求简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古寺前世今生的风貌,还有与古寺相关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与事件。
 
我在写作中采用了随笔体,在叙述语言上力求自然清新的风格,对涉及的佛教背景交待尽可能写得浅显,以将那些尘封的往事,还有那些发生不久的新鲜事,都清晰地呈现给读者。
 
4大殿的雕龙石柱(江永武摄)
大殿的雕龙石柱(江永武摄)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有缘结识了章华寺方丈宽莲法师,他是一位极有智慧的人,曾给我讲过一些章华寺的往事。后来,我在当时的《沙市纵横》杂志上发表了《章华寺漫笔》(上、中、下篇),这篇长文宽莲方丈是看过的,也说过一些鼓励我的话。或许这些经历,是我想写这本书的冲动与底气。
 
在我的认知中,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门人生哲学。了解它,对人化解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惑,是有一定益处的。长篇小说《晚霞消失的时候》中有一段话:“追求真的,是科学,追求美的,是艺术,追求善的,这就是宗教……只要善行布于天下,我佛究属有无倒在其次。”我是认同这个观点的,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缘由之一。
 
5寺中唐代的银杏树(江永武摄)
寺中唐代的银杏树(江永武摄)

61989年在寺中留影。右二为宽莲方丈,左一为本文作者
1989年在寺中留影。右二为宽莲方丈,左一为本文作者
 
章华寺是湖北三大丛林之一,其厚重的历史若想完整地写出,仅靠这本书是难以做到的。但正如《华严经》所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相信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从本书中看到一个别样的章华寺,从而生发出对荆州历史文化的崇敬之情,对古寺厚重禅宗文化了解的兴趣。如此,也就达到了江永武先生与我合著这本书的目的了。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