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沙市白骨塔

发布时间:2022-09-13 11:27 来源:

核心摘要:张 俊大约是在1920年左右的某一天,一个瑞典人,其身份是传教士还是游客目前还不清楚,他出了荆州城后,沿着现在的荆沙河往沙市方向走。他带着一台照相机,-边欣赏田野风光,一边拍些稀罕景物,可能是打算带回国后做个纪念。在走近古金龙寺附近时,他看见一座奇怪的构筑物:约有一人多高,砖彻四壁略呈方体,下粗上窄,顶

张 俊

大约是在1920年左右的某一天,一个瑞典人,其身份是传教士还是游客目前还不清楚,他出了荆州城后,沿着现在的荆沙河往沙市方向走。他带着一台照相机,-边欣赏田野风光,一边拍些稀罕景物,可能是打算带回国后做个纪念。
 
在走近古金龙寺附近时,他看见一座奇怪的构筑物:约有一人多高,砖彻四壁略呈方体,下粗上窄,顶部为凉亭状,下有一扇打开的小窗,外粉壁上刻着“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感到好奇的他拍了张照片,于是无意中留下了一张沙市白骨塔的影像。
 
1金龙寺堤上的白骨塔
金龙寺堤上的白骨塔
 
清光绪年王百川著的《沙市志略》一书记载:“白骨塔,一在便河西岸高阜,乾隆季置;一在金龙寺堤上,咸丰中置。”从这个瑞典人行走的线路看,他拍下的白骨塔,应该是金龙寺堤上的那座。
 
明嘉靖年间,万寿宝塔东边的荆江大堤溃口,冲出了廖子河(今蓝星路),也冲出了南湖和北湖。后来湖面逐渐萎缩,那一带就成了荒芜之地,杂草丛生,野兔野狗乱窜,不少穷人死后也埋在那里。
 
死者有后人的,其墓自有人培土加固,年年坟头野草青青;而无后人的则成了无主坟,时间久了,雨水冲开坟土,尸骨难免就会被野狗拖了出来,风吹雨淋,惨不忍睹。
 
对这种凄凉的情景,有慈悲心的人是看不下去的。估计是清代沙市佛寺里的人建了这白骨塔,专用来收拾零碎尸骨或无主尸体,待积有一定数量后再做处置。
 
2民国初期的荆沙河
民国初期的荆沙河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民国后,一些社会慈善团体也沿袭古风,接着来做收拾无主尸骨的事。1918年,世界红十字会沙市分会(也称世界红卍字会沙市分会)成立,这个分会是由沙市社会各界,主要是由商界人士组成,专门义务做些民间慈善的事,包括收拾无主尸骨。1935年7月沙市遭长江洪水袭击,不少人溺毙,该会就专门组织过收尸队收拾无主尸体。1940年6月,沙市遭日军飞机轰炸,也是该会在组织抢救人员处置死伤者。
 
近读老沙市人管新平先生著的自传《初心》,见他在书中写了一段白骨塔的事:“父亲的工作单位迁往郊区南湖,赶上困难时期,建设规模压缩,留下大片空地。厂工会把空地划成小块分给困难职工,父亲分得三分地。以后,我的课余时间就忙在三分地上。从学校到南湖要经过白骨塔,以前放置无名尸体的地方,也叫‘乱葬岗’。塔前有条大滑坡,一条宽阔的田埂路伸向远方,两边的高粱叶随风飘荡……”
 
从《初心》中的记述来看,至少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期白骨塔乃在,如今不少七十岁左右的老沙市人,应该是看见过白骨塔的。
 
沙市白骨塔的建立,不仅是给了一些无主尸骨遮风挡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弘扬着这座城市人的善意。白骨塔可以消失,而人的慈悲心是不会泯灭的。
 
2022年9月13日上午记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