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圈子 > 专栏新闻

净月改良寺规

发布时间:2022-07-01 15:09 来源:

核心摘要:张 俊清末民初,在章华寺担任过住持、获得过清朝廷封官,且留下过照片者唯有净月一人。净月和尚的那张照片摄于晚年,是在寺中那株茂盛的楚梅下拍的,他身披袈裟,端坐在籐椅上,右手拄着根龙头拐杖,神态慈祥而威严。净月大和尚净月,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俗姓邓,字清华,宜都县人。他少年时遭遇不幸,16岁那年父母双

张 俊

清末民初,在章华寺担任过住持、获得过清朝廷封官,且留下过照片者唯有净月一人。净月和尚的那张照片摄于晚年,是在寺中那株茂盛的楚梅下拍的,他身披袈裟,端坐在籐椅上,右手拄着根龙头拐杖,神态慈祥而威严。
 
1净月大和尚
净月大和尚
 
净月,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俗姓邓,字清华,宜都县人。他少年时遭遇不幸,16岁那年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他遂看破红尘,在第二年去宜都三藏寺削发出家。宜都是鄂西山区的一个小县,其寺庙的名气不如江汉平原的寺庙名气大。为了深研佛法,净月在19岁那年来到章华寺,师从显明法师研习戒律。
 
净月用五年时间潜心苦读法华、弥陀等大乘经典,24岁那年,他托钵往长江下游一带云游,先后去了天台真觉寺、姑苏隆庆寺、镇江金山寺等寺庙,向敏曦、雨香上人、隐儒等大法师求法问道,历时三年才回到章华寺。净月人长得高大,相貌方正端庄,游学后的他经纶满腹,很受章华寺前任住持松青、慧朗和尚所看重。在他俩的提携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净月担任了章华寺住持。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沙市与重庆、苏州、杭州并列为对外通商口岸。这一年,荆宜施道行台移驻沙市,次年日本国又在沙市设立领事馆,沙市这座滨江小镇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社会各界都在动荡中打破常规求变求新,以顺应潮流去发展。
 
净月在下江一带见过世面,在他看来身处变局中的寺中人也难独善其身,唯有改良精进,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永立不败之地。为此,他在上任不久即对寺中旧规进行了改良。
 
2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像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像
 
早在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就为禅宗寺院制定了《禅门规式》。到了元代,百丈山住持德辉奉元顺帝之敇命又对此进行了修订,形成八卷本的《百丈清规》,此清规普遍为后世寺院所遵循。净月在下江的大寺庙修行过,知道寺僧在遵行《百丈清规》时,各寺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些补充的。为此,他针对本寺规不够细化等问题,从僧人起床、吃饭、念坐、熄灯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建立起一套更为严格的规制。新规实施后,寺中风气为之一变,章华寺的声名也越来越好,一时吸引不少信众来寺受戒,常住僧人一度达百人之多,每年求戒者高达三四百人。
 
净月任住持前,章华寺实行“子孙丛林制”,即只有寺中和尚带出的徒子徒孙才有资格担任住持。为了广揽佛教人才,净月改“子孙丛林制”为“半十方、半子孙丛林制”,即十方过路僧人,只要德才具备,就可成为住持备选人。由于净月摒弃了门户之见,不少佛门才俊纷纷入寺修行,有的在本寺担任了住持,有的去外寺担任了住持,如杭州灵隐寺住持尘空法师、江西佑民寺住持心道法师等高僧大德,都曾经在章华寺修行过。
 
3元代《敕修百丈清规》

元代《敕修百丈清规》
 
章华寺僧众多,每年开支大,当时寺中主要有两个开支来源:一是靠寺中田产的租金。章华寺中由斋主施舍,或寺中自购的田产有千余亩,这些被称为护庙田,田地一般租人耕种,寺中只收取租金;二是靠做经忏佛事收入。由于护亩田租金不足以维持开销,做佛事活动的收入便成为重要补充来源。当时佛事活动中有一种叫“叮当会”,来钱快,收入丰,但净月认为此种方式不符佛教精神,他任住持后便停止做“叮当会”,哪怕因此而减少收入。他的这些做法曾遭到一些寺僧和居士的异议,可他还是力排众议,力推新规,维护了寺中的一方净土。
 
净月在章华寺做了三年住持,在完成了整饬寺规、修缮殿宇等大事后,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退院,而后去扬州、镇江、北京、山西等地云游。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他不辞劳苦去京城,觐见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被钦命为四品僧正,带回御赐《大藏经》、黄缎五龙袈裟、半副銮驾等物,在章华寺的史册上留下光彩的一页。
 
(选自《章华寺的钟声》  摄影  江永武)

0

本文作者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