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五个再发力”推进“文明养犬专项治理服务月”活动
围绕省委、市委“三服务”活动总目标总要求,湖州市执法局着力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力聚焦群众反映的犬类管理突出问题,在犬类常态长效管理上再行动再攻坚,牢牢紧扣宣传发动、免疫登记、巡查监管、捕捉收容、执法办案等五个关键环节,突出管理手段动态化、精准化、信息化、规范化,于3月1日开始联合协同公安、农业畜牧和媒体等单位,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有效督促各区县、乡镇(街道)犬管部门,再贯彻再落实《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再宣传再普及文明养犬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确保了专项治理行动出成效获点赞。截至3月31日,在2018年已基本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再动员再强化深抓犬类常态长效管理,累计实现新增犬只免疫698只,新增犬只信息登记344只,新增捕捉收容流浪犬1242只,新增“不文明养犬”行为执法办案115件。
一是紧扣宣传发动环节再发力。 通过乡镇(街道)、社区(村)人员和综合执法队员全员上阵,在中心城区犬类问题集中小区和各区县乡镇(街道)重点区域,扎实开展文明养犬普法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全域宣传“三服务”活动,现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深入小区、社区(村)现场解答群众有关犬类管理的疑惑问题和解决不文明溜犬、流浪犬扰民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文明养犬主题宣传活动120余场次,随机上门走访检查养犬户3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8万余份,劝导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980余起。
二是紧扣免疫登记环节再发力。 进一步在犬只免疫登记上查漏补缺,加强犬只免疫登记动态化管理。将已经设立的115个免疫点和1183个登记点全部作为村(社区)犬类管理的固定服务点提供犬只免疫登记服务。同时,对全市老旧小区、农村地区、厂区、动物养殖场等区域场所进行网格排查,对遗漏犬只实行应免尽免;对已经不是生病、怀孕、幼小、哺乳的犬只,及时补种登记;对已经死亡的、狗主人已自行处理的犬只,进行核实注销,并抓好新增有主犬只的免疫登记工作。为进一步保证城乡免疫力量平衡,每月定期组织安排专业宠物医生下乡服务,继续开展“免疫登记一条龙服务”,持续提供犬只免疫登记服务便民化。
三是紧扣巡查监管环节再发力。 严格落实2019年犬类管理“抓实抓平稳,尤其要防反弹”工作总要求,不断提升犬类管理巡查监管的精准化水平,重点在“巩固、提升、防反弹”上下真功夫。全市各级各部门秉持“钉钉子”精神,做到犬类监管巡查不松懈、各类顽疾不反弹,稳扎稳打、狠抓落实。目前,各区县依托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犬类规范管理安排部署,进一步细化人员巡查监管职责,明确部门巡查监管责任,出台巡查监管举措,进一步形成“综合执法力量专业巡查监管、志愿者力量协同配合巡查以及社会群众投诉监督”的巡查监管良好局面。3月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力量4600余人次,志愿者主动协同配合巡查2200余人次,群众投诉举报不文明养犬行为200多起,巡查发现问题基本有效处置,对全市的文明养犬“巩固、提升、防反弹”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是紧扣捕捉收容环节再发力。 积极发挥市犬管办统筹协调作用,在各区县同步部署推进“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重点突出“集中整治”,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在全市范围启动流浪犬专项捕捉收容行动,集中人员力量对未挂牌的流浪犬只进行捕捉,并及时移送至标准收容场所。同时,对目前全市已有的4个标准收容场地,不断加强对收容场所内部卫生情况的监督,实行定期打扫、消毒,预防病毒传播;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快功能改造、提升管理能力。3月以来,累计捕捉收容流浪犬1242只,在规范操作下确保未出现任何不良舆情事故。另外,吴兴区还探索建立了摸底收容制度,主动加强摸底排查,将有遗弃意向的犬只纳入“高、严、常”管理,犬主一旦不想再养,将由区临时收容中心进行提前介入收容,避免犬只被遗弃,有效解决遗弃犬只变成流浪犬的社会难题。
五是紧扣执法办案环节再发力。 各区县严格依据《湖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结合实际下发了加大不文明养犬行为处罚工作的通知,重点对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全面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坚决从末端执法来进一步助推文明养犬源头治理。在执法办案环节,目前已可以通过犬牌大数据资料准确查询对犬只主人信息,德清县、安吉县还可以通过二维码犬牌信息扫描,第一时间获取不文明养犬行为当事人资料,特别是对挂戴犬牌但未栓犬绳被巡查发现的,在查询后通知犬只主人领取并依据《条例》给予处罚,对犬主人后期文明养犬行为的养成具有极大的督促作用。3月以来,通过犬牌数据查询,帮助找回走失犬主61起,即使给予了处罚但全部得到犬主人的真心点赞,3月行动以来,“不文明养犬”行为执法办案达到115件,较上个月执法办案数增幅达400%。(湖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