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湖南长沙:水润星城 奋楫扬帆

发布时间:2024-12-30 10:5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摘要: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安全为本、工程为要、民生为大、生态为先、兴水为上,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管水治水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长沙市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安全为本、工程为要、民生为大、生态为先、兴水为上,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管水治水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坚持安全为本,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长沙市积极应对2019年、2020年、2024年多轮重大汛情和2022年严重旱情,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绷紧“四个链条”,连续5年实现堤防无一决口、水库无一垮坝,牢牢守住了全市防汛安全底线,有效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坚持工程为要,管水治水取得突破性进展

长沙市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机遇,水利建设规模创近年最高纪录。积极对接国家“江河战略”和湖南水网总体布局,科学布局工程体系,全力打造现代化市级水网的长沙实践。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椒花水库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湘江沿线防洪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建成区堤防全部达到100年至200年一遇标准。

坚持民生为大,水利惠民取得整体性跃升

长沙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涉水问题,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大力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全市建成大中型灌区37处,灌区耕地灌溉面积达180万亩,形成相对完善的蓄、引、提、输、排工程网络体系。大力开展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区域供水互联互通行动,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达340万人。构建小水电绿色能源发展矩阵,成功承办全国小水电绿色发展现场会。

坚持生态为先,河湖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

长沙市按照“河湖统领、三水统筹”思路,全面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着力守护全市江河湖库的健康生命。充分发挥河湖长治水管水的龙头作用,大力开展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全面铺开小微水体管护工作。2019年以来,连续5年全市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达100%,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成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水质最好的时期,浏阳河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并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坚持兴水为上,水利发展实现大跨步前进

长沙市始终把改革作为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扛牢职责使命,创新管理机制,推动治水工作行稳致远。数字孪生浏阳河流域建设列入水利部数字孪生典型案例,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全国领先。高效率完成水资源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任务,长沙县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入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积极推行“天地一体化”遥感监测,实现水土保持卫星遥感监测全覆盖。有序推进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率逐年稳步提升。2024年,长沙市水利局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未来,长沙市将统筹推进水安全提升、水生态保护、水网络优化、水文化建设,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