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盈嘉昕语】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系列之——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六)

发布时间:2019-01-16 14:32 来源:

核心摘要:Holle,又跟大家见面啦!上一期我们说到BIM CMM的第四个重要维度““Business Process”,这一期我们讲讲BIM与“Timeliness /Response”的关系。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刘京利)


陆一昕



澳洲Wollongong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PMP;数字化工程领域专家;曾完成国内某大型核电EPC工程数字化技术应用与研究。


现致力于泛建筑业的BIM+GIS+IoT+大数据方向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盈嘉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BOS产品总监。


往期导读:


【盈嘉昕语】解读《美国国家BIM标准》系列之——BIM能力成熟度模型(五)


Holle,又跟大家见面啦!上一期我们说到BIM CMM的第四个重要维度““Business Process”,这一期我们讲讲BIM与“Timeliness /Response”的关系。


BIM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而数据最大的价值在于能真实地反映物理世界的场景,在任何时间点都百分百地准确和可靠,并可作为主观决策的客观依据。可见,BIM信息是否能及时地满足业务使用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BIM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中提到的第五个重要维度,即“Timeliness/Response”(适时应答能力)。


在美国规范中,CMM关于BIM适时应答能力的评价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成熟度等级

定义

阶段说明

1

大部分响应信息通过手工方式再次收集   – 慢

当需要响应问题时,信息会再次收集 –这个流程很慢且不是自动的;每次提出了一个问题时,不得不重新创造。

2

大部分响应信息通过手工方式再次收集

大部分信息必须被收集用来响应问题,然而没意识到该如何获取这些信息。

3

数据调用不在BIM中,但大部分其他数据在

大部分信息在BIM中,然而仍有许多涉及数据收集的数据调用响应,但其实这些已存储在BIM中。

4

有限的响应信息在BIM中可用

信息已存储在BIM中,并且可以用BIM中的信息来应答许多数据调用。

5

大部分的响应信息在BIM中可用

设施设备的部分重要应答信息已存储在BIM中。

6

所有响应信息在BIM中可用

设施设备的数据调用应答信息已首先被存储在BIM中。

7

所有响应信息来自BIM,并且很及时

所有紧急应答信息在BIM中,并被视为准确信息的主要来源。

8

有限但实时地从BIM进行数据访问

存在BIM中的信息是实时可用的,尽管不是来自一个实时维护其准确性的流程。

9

完整且实时地从BIM进行数据访问

信息被存储在BIM中,并且足以在紧急情况下,作为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10

实时访问与实时反馈

实时反馈给传感器的信息都是持续更新、可用的。响应答复大多是及时、准确和相关的。


看了上述的评价标准可能有点晕吧,那简单地说,我认为BIM适时应答能力主要和BIM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密切相关,只有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才能加强BIM的适时应答能力。那当前我们在应用BIM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下面我们举例分析说明。


·BIM与实际竣工情况存在差异


通常我们会建BIM设计模型和施工模型,用于指导现场施工。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设计和现场变更,然而在工程竣工时,很少有人会再去关注和整理竣工版BIM模型,致使BIM信息与最终现场竣工情况不一致。这也直接导致了BIM信息无法作为后续运维阶段的基础数据来源。所以,为了提高BIM信息的可用性,我们在工程项目竣工时,需要对BIM进行一次整理,将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内容反应到BIM中,使BIM更贴近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其作为响应运维阶段使用的可靠依据。此外,为了便于应用,有时还需要将数据按运维使用习惯进行重新组织,这也是近期备受推崇的“数字化交付”理念之一。


·运维阶段数据未及时更新


虽然BIM数据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对静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长达几十年的运维过程中,建筑必然是会遇到大量改造、维护维修等情况,那么相应的建筑信息也需要进行同步更新和维护,否则BIM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当然,目前BIM在运维期的应用还非常少,且多停留在可视化阶段,真正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复用问题还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关注。


从BIM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来看,规范对数据的适时应答能力要求非常高,数据俨然已成为了核心战略资源,并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只有具备数据实时访问、持续更新和快速反馈的BIM才是我们最急需的建筑信息可靠来源。

0

热门标签

投稿 订阅 合作

订阅

投稿

手机订阅入口
单位
姓名
地址
电话
稿件或合作事项
请先做成一个压缩包文件再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10M。
大文件请发邮箱:zhjszzs@126.com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027-68873367
010-88585617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子邮箱: zhjszzs@126.com
中华建设杂志社公众号
中华建设网
公众号
红点视频
公众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头条号
中华建设杂志社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