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聚之时,他们是毅然请愿的“逆行者”;疫情蔓延之时,他们是勇敢无畏的“好战士”;偌大的项目现场,他们是夜以继日的建设者……自1月2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任务下达以来,千余位建设者舍暂别家人,争分夺秒奔赴一线,共同守护武汉。
这些建设者众志成城,有着无比坚实、无比深厚的力量,让大家有强大的信心支撑,让我们有穿越困难的无畏勇气。
黄挡玉:为了电话那头的牵挂
“全国人民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2020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为正在加速施工的建设者们带来强大信心。
疫情肆虐的寒冬,建设者黄挡玉再见总理,心潮澎湃。四年前在新郑机场,第一次见到总理的他与大伙儿一样格外激动,早早站在等候的队伍里。这一次,激战火神山,背后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嘱托和关切,只有加速前进,才能不负重托。
腊月29日下午,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消息一出,身为党员的黄挡玉即火速报名主动请缨。
根据安排,黄挡玉负责整个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为保障工程按时完工,他和团队制定了“小时制”作战地图。每天上午十点和晚上六点,对现场各单位施工进度按小时进行通报考核,如有延误,第一时间上报,确保进度受控。 “不知道的信息,找不到的人,紧急的物资……都可以找我解决。”
建设一线,家人的问候是他干劲的来源。休息的间隙,他总会抽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电话这头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电话那头是坚守在公务员岗位上的爱人,还有留守在家的年迈父母和一双年幼儿女。 “宝宝乖,等爸爸和妈妈把坏病毒赶走了,就一起回来陪你们过年。”对抗疫情的战场上,黄挡玉是勇敢的战士,在此刻,他是个温柔的爸爸。
陈金国:与儿子共战“火神山”
今年54岁的陈金国是“湖北省首席技师”、中建三局二公司设备管理公司的一名塔吊安拆工。1月23日,在得知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后,身在武汉的陈金国立即向单位表示:“我在武汉,有召必回。”
现场进度的推进需要,1月30日凌晨2点,这位拥有33年工作经验的“塔吊专家”与中建三局二公司设备管理公司第一批进场员工一道,共赴现场,负责指挥现场集装箱的吊装工作。
此次“出征”,陈金国并非孤单一人,与他一道的,还有提前几天就投身建设的儿子陈龙龙。作为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员,陈龙龙早在1月25日便投身项目,主要负责网络通讯部分系统设计及2号病房楼的弱电现场施工。
“虽然我俩在一个项目,但也就见过儿子两次,只有午饭时能互相关心一下。”陈金国表示,他会和儿子共同努力,把火神山医院建设好。
徐宁波:如果不来,我会后悔一辈子
凌晨一点的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一片喧嚣。
“电力应急照明车3台、应急照明灯10套、2.2千瓦卤素灯20套、1.2千瓦卤素灯5套、200瓦LED投光灯20套……”还在现场加班加点的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建设者徐宁波对现场的照明设备如数家珍。
自腊月23日接到通知以来,徐宁波一刻也没有耽搁,安置好家人,打点好行装,24日一早就驾车赶到现场报到:“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是我的荣幸,如果不来,我会后悔一辈子!”
从进场第一天搭建夜晚施工所需的照明设备的以来,徐宁波就开始了不断调整和没日没夜的维护的漫长“征途”。
“除了现场照明,我们还要负责现场施工用电。高峰时期,施工现场一晚的用电量高达3000千瓦时,这需要不断统计和计算。”
徐宁波带领的团队一共11人,除了他,还有5名机管员和5名电工师傅。团队专职负责火神山医院工程2.5万平方米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照明。工地很大,人手不足,但徐宁波并不担心:“我是党员,自然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哪里有困难就要往哪冲。”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