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银川市突降大雨造成部分路段积水,造成城市交通影响受到影响,为什么看起来总是在修的路面排水系统却如此脆弱?积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4月4日,记者采访银川市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全市排水系统进行梳理,最新的解决方案也正在实施当中。
3月31日凌晨到白天,银川市普降中到大雨。此次降雨过程中,兴庆区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段路面积水,被网友戏称为“开启看海模式”。当天,气象部门数据显示,累计降水量为24.3mm,兴庆区福星苑社区周边达到了30mm以上。我国气象部门规定,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因此,兴庆区福星苑社区周边实际上下了一场大雨。在这场大雨中,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段路面出现了大面积积水。
现有设施逢大雨排水能力有限
银川市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其中原因,目前,全市建成区按照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区域划分为八大排水系统,其中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属于兴庆区西北部排水系统。该系统服务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共建有西门、唐徕、进宁街和民族街四座排水泵站,及一条排水沟道和一座污水处理厂(即第一污水处理厂)。该系统为雨污合流制,住宅区、学校、商场、公建等排放的生活污水及雨水均进入排水管道内,通过四座排水泵站提升,沿第四排水沟进入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至建成区外。不下雨时,第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可以消纳所有生活污水,排水管道也处于非满管状态。一旦下雨,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及降雨时间的增加,污水处理厂就会处于满负荷状态,无法再容纳地表汇流的雨水,雨水只能沿地表汇流至地势最低处,形成积水。而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段就是该区域内的地势最低处,因此,就成为兴庆区西北部排水系统最容易发生内涝的地方。
为降低兴庆区西北部排水系统发生内涝的风险,银川市市政部门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已于30日前提前通过排水泵站将排水管网内的污水抽排干净、第一污水处理厂也将厂区各构筑物内的污水及时处理完成,预先腾空了排水管道、排水沟道、污水处理厂以备降雨时全力消纳雨水。
31日凌晨降雨发生后,市政部门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全体防汛抢险队伍及队员、机械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快速有序开展防汛工作。对于小面积积水区域,防汛抢险人员通过扫帚清扫、打开井盖等方式及时清退积水。对于积水较多的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段,防汛抢险人员蹲点值守,临时封闭该段道路交通、引导过往市民及车辆安全绕行;在排水检查井周布设三角警示架,利用排水泵车、水泵等机械设备、车辆进行抽排;四座排水泵站强化联动调度,根据上游排水管网来水量有序抽排;污水处理厂提升处理速度,全力排除雨污水。
降雨虽然结束了,市民的质疑没有结束,能不能通过增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或者对排水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及海绵城市等措施来解决上海路(进宁街-天平街)的积水问题?
据介绍,2019年,银川市启动了第一再生水厂的建设,此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但第一再生水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仅仅是消纳兴庆区生活污水。一旦降雨量过大,大量雨水涌入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在管道满管水、污水处理厂满负荷后仍然会造成雨水在地表汇流形成积水。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增容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建调蓄池今年投用,内涝问题有望解决
近年来,银川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由住建部门全力推进兴庆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即在兴庆区西北部北塔巷至一污厂段新建了一趟污水管道,并将原承担污水排放功能的第四排水沟作为雨水行泄通道,以补足城市排水防涝短板。
银川市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必须根据排水系统的实际特点,从排水源头至末端分步骤、分片区循序渐进地改造。也就是说需要从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马桶、洗脸盆相连的排水管及建筑外部的雨落管改起,再将道路下方的一趟排水管道改为两趟(一条雨水管、一条污水管),最终使所有雨水进入雨水管道进行收集后再利用或经初期处理排至水系、所有污水进入污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兴庆区西北部排水系统位于老城区内,建筑物密集、道路狭窄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通过雨污分流解决内涝问题对于该系统来说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使这项工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更是难上加难。
2014年10月,住建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指导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银川市作为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城市,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未达到国家关于海绵城市年降雨量400毫米的标准,因此只能在市区内开展一些分散性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而兴庆区西北部区域地表硬化面积大、综合径流系数高,公园绿地、河湖水系匮乏,无法通过绿地下渗、河湖水系消纳等措施留住宝贵的雨水,只能利用仅有空地建设雨水调蓄设施。目前,住建部门正在四排沟下游空地处拟建设一座调蓄池,预计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进一步改善兴庆区西北部区域的内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