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88585617

60年见证美好相遇 武汉长江大桥连通城市记忆

2019-04-01 11:20:25来源:武汉文明网   
核心摘要: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60年来,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武汉的巨大变迁,连接着千万武汉人“生活在这头,回忆在那头”的深厚“桥缘”。大江东去,千帆过尽,长虹飞架锁苍茫,正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北京的天安门,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在城市记忆中留下鲜活注脚。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60年来,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武汉的巨大变迁,连接着千万武汉人“生活在这头,回忆在那头”的深厚“桥缘”。大江东去,千帆过尽,长虹飞架锁苍茫,正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北京的天安门,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在城市记忆中留下鲜活注脚。

  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将迎来她60岁的生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海桑田,这座已列入“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万里长江第一桥”依然屹立在江水上,守护着武汉,守护着在这里生活的人们。

      承载期望之桥 建成伊始即为武汉地标

  攻坚克难 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

  长江建桥困难重重,在武汉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曾是多少代人的梦想。“曾经沧海千层浪,敢架江河万里桥。”新中国成立之后,建造长江大桥一事被重新提上日程。经过5年的筹建工作,1955年我国组建了以茅以升担任主任的建桥“梦之队”,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在建桥的过程中,全部钢梁由山海关、沈阳桥梁厂制造,钢材由鞍山钢铁提供;即便有苏联专家的援助,具体的施工建设、试验和实施都是我国专家慢慢摸索出来的。

  1957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完工。同年10月15日,5万群众在武汉长江大桥庆祝大桥落成通车典礼。60年前建成通车仪式上万人空巷的场景,许多老人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天人山人海,桥两边插满了旗帜,文艺表演由湖北省和武汉市组织,还有很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有舞龙、划旱船、大秧歌,那天唱得最响的一句就是‘龟山蛇山上,万杆红旗飘’。人太多了,整得整座桥都有点晃动。人一辈子能有这一天,真好!”

4_conew1

  依旧壮年 传承“武汉质量”的城市品质

  建成后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主桥共有8个桥墩,由三联连续梁桥组成,每联3孔,每孔128米。中国人爱讲寓意,大桥两侧的护栏图案全部采用花、鸟、虫、鱼等具象动物和各类植物作为素材,表达各种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

  2017年4月,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武汉长江大桥发布了一份特殊的“体检报告”: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60年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了7次洪水侵袭、77次轮船撞击,至今仍然十分健康。它传承“武汉质量”的城市品质,成为“中国质量”的代表。

       跨越时代之桥 享誉全球擦亮城市名片

  一展风采 开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华章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曾吸100多位国家的元首前来一睹风采,并凭借征服天堑的气势和领先世界的技术,成为时代与城市的象征。虽然武汉长江大桥当年摸索的建桥技术,早已被更先进、更经济的工艺所取代,“但万里长江第一桥,为我国桥梁建设者们播下了自主创新的自信种子”。 60年前,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需举全国之力;60年后,一座座大桥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不断刷新世界之最,成为中国亮丽的“新名片”。矗立在滚滚江水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开启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的华章。

目前长江武汉段已建、在建的长江大桥从上游至下游共11座,其中沌口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和青山长江大桥等3座大桥正同时建设,另8座大桥已投入使用。特别是武汉长江大桥,不仅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武汉正以“桥都”之名享誉全球。

  碰撞“汉马” 武汉长江大桥焕发新的活力

  人们常说,漫步长江大桥是来武汉必须要做的事之一。从汉阳龟山下的晴川阁出发,走过大禹神话公园,上了桥头堡便可登上长江大桥。在桥下和桥上看,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矗立桥头,看翻滚的江水与两岸的风光,天地一概尽显,暮霭楚天之阔,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感觉。

  自2016年武汉举办首届“汉马”,连续两年赛事中武汉长江大桥均被纳入最美赛道。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从这一宏伟的历史工程上跑过,宏大的场面席卷了当时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武汉长江大桥在马拉松的“撞击”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17年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60周年,今年“汉马”的三款完赛奖牌都加入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造型以及“武汉长江大桥建成60周年纪念”的刻字,别具收藏价值。

      接情感之桥 结下江城市民不解之缘

  温情寄语 市民畅叙人与桥的故事

  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许多市民纷纷在网上留言述说人与桥、人与城市的美好故事。“玩水五十年,长江给我千般乐;穿桥百余座,大桥利民万众欢。”在武汉生活了63年的鲍政斌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撰写了一副对联。来自山东威海的龙小凤毕业后留在了武汉,这几年她坚持每年徒步走武汉长江大桥,她说“这是一个安放自我的地方,有我在武汉成长和奋斗的脚印,期待这次难得的合影活动。”

带着对大桥的美好回忆,武汉市民组织参与多种活动庆祝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60周年。9月16日上午,多位1957年出生,名字里含“大桥”“建桥”“国桥”的市民,通过现代化网络微信之桥,欢聚在武汉长江大桥。他们带来自己姓名上有“桥”的身份证,展现自己与长江大桥合影的照片,共同记忆长江大桥过去的历史,见证祖国和武汉的经济建设发展的每一天。

  风雨守候 守望者们为大桥庆生

  日前,大桥7孔、9孔上下钢梁正在启动油漆涂装大修,时间持续至11月。铁路桥面上下、大桥内外共70个“养桥人”紧张忙碌着,为大桥“洗脸”“美容”。

  38岁的桥一工区班长黄志国,是支座维修小组的负责人。他还有一个身份——“第三代养桥人”。黄志国的爷爷是参与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第一代养桥人,父亲“接力”成为第二代,他自己从部队复原后再次回到长江大桥车间,成为“第三代”。黄志国称自己就是大桥的“养桥保姆“,3号墩上的4个支座需4名工人干10天才能完成。整座大桥共有24个支座,将逐步维修。“我们每月保养一次,两三年维修一次,所以大桥能60岁仍雄风不减。”这也是一代代“养桥人”接力完成的事业。

  除了“养桥人”,还有大桥铁路巡警、守桥武警战士等许多大桥守望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默默的坚守为武汉长江大桥60周年庆生。

下一篇:

南京公积金直付房租扩容 2万余套租赁住房可按月扣款

上一篇:

武汉:由“三镇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今日头条

品牌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