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近日,中交路建参建的车里湾互通项目跨高速钢箱梁顶推迎来重大突破——D匝道第三联钢箱梁主桥顶推圆满完成。
中华建设网讯(通讯员 付荣铎 曹国春)近日,中交路建参建的车里湾互通项目跨高速钢箱梁顶推迎来重大突破——D匝道第三联钢箱梁主桥顶推圆满完成。
车里湾互通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车里湾工业园区,是省级重点项目。项目自南连接飞鸾互通,向北连接宁德南互通,主要型式为T型互通上跨沈海高速,项目主线长0.96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设5条匝道,总长1660米,其中D匝道第三联和C匝道第五联采用轻型钢箱梁结构横跨既有沈海高速,跨越高速公路施工采用三项千斤顶顶推作业。
此次顶推D匝道桥第三联,跨径组合32米+35米,高度15米,宽度9米,前导梁25米,整体桥梁重量约305.83吨,主梁平曲线半径为R-75,竖曲线半径为R-1000,属于小半径曲线匝道桥顶推。D匝道主桥作为连接园区道路的核心部位,横跨沈海高速,面临涉路布控、主跨跨度大、多点顶推、体系转换及多点纠偏等技术难题,拼装精度要求高,主梁顶推需在克服先上行后下行的抛物线的同时兼顾横向导向调整,是本项目重难点工程。
面对重重困难挑战,中交路建项目团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分析各顶推工况,并逐项制定控制措施,采取集成化和模块式管理理念,将“工厂制造与预拼装技术”相结合,采用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在保证高速公路通行不中断、“零干扰”的前提下,投入10台600吨三项千斤顶,集成横向纠偏、纵向顶推、同频共力等功能,以“毫米级”精度完成千吨级钢梁顶推作业,充分展现央企担当与技术实力。
为确保顶推精度、降低施工风险,项目团队在顶推作业前进行三维动态模拟,通过动态模拟顶推全过程,分析顶推过程的风险点及受力情况,精准校核支架受力与结构稳定性,提前对对各支点进行预处理,力争“零风险”。施工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反馈监测数据,项目团队能够实时监测施工状态,并自动调整顶推行程,有效防止偏移;通过多缸液压系统协调工作,结合先进算法,与模拟数据相互印证,实现毫米级同步精度顶推,保证大跨度钢梁桥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精巧的“空中漫步”。
项目建成后,将打通高速公路连接宁德时代新能源园区的交通“动脉”,减少园区车辆绕行地方道路时间,提高运输安全系数,进一步强化区域通道、完善城际网络、服务沿线居民,助推宁德市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